“五一拼假攻略”要求過不過分?
近日,各地相繼公布今年勞動節(jié)放假安排,規(guī)定4月29日(星期一)至5月1日(星期三)放假調休,共3天。4月27日(星期六)、4月28日(星期日)上班。一些網友認為,僅僅3天的假期讓人不過癮,于是提出“拼假攻略”:如果5月2日和3日請假兩天,可以拼成4月29日至5月5日,3天小長假“搖身一變”成了“黃金周” 。
“拼假攻略”一上網,立即受到網友們的熱捧。不少年輕人眼前一亮,躍躍欲試。興奮之余,紛紛準備打點行囊,作一次放松身心的遠足旅游。一些原本主推短線游的旅行社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,正著手修改原來周邊短線游,針對性地推出較長線的國內游。一些網友甚至相互交流,找出“自己生病”“家中有事”“需要探親”等各種請假理由。
取消“五一”長假已有幾個年頭了。近幾年,一年之中固定的長假也就春節(jié)和國慶節(jié)。上述利用相近的周末、小長假,或者請病假、事假甚至請年假的拼假現象,一方面反映出網友對長假的渴望,期盼“假日新規(guī)”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方便,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實行的假期安排不盡如人意,亟待進行完善。
“五一”拼假能否成行?平心而論,在總的假期數量不增加的前提下,適當地將假期“拼”在一起,要求并不過分。有關專家也指出,國務院的放假安排只是指導意見,各個部門或單位完全可以通過人性化管理,結合行業(yè)自身特點和員工訴求,適當調整工作日和休假期。
但問題是,萬一員工集中請假、扎堆休假,勢必影響生產和工作。如何走出集體“拼假”可能帶來的這一窘境,要求各個部門或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需求統籌考慮,共同協商,才能實現雙贏。
因此,相關部門或單位必須建立一套基本請假、休假制度,在確保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,讓員工充分享受人性化管理的益處。單位員工拼假時也要考慮到自己的生產或工作情況,不能為了某個長假,而影響了手頭的工作,這也是職場基本的準則。
當然,要從根本上解決拼假可能帶來的尷尬現象,有賴于“中國式休假”的轉型。近年來通過網絡不斷發(fā)酵的“拼假攻略”,反映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。網友們在通過網絡不斷傳達訴求的同時,也給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一些探討假日改革的思路。畢竟,目前的法定假期主要體現為集中休假,在確保了廣大職工依法休假權利的同時,也容易給景區(qū)帶來超負荷的旅游人潮,人們的休假質量并不高。這也是“拼假攻略”帶給我們的另一重啟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