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湖南公務員常識累積:常見的物理現象
1. 聲音
。1)聲音的產生:
①一切正在發(fā)聲的物體都在振動;振動停止則發(fā)聲停止。
、诼曇艨拷橘|傳播,氣體、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。真空不能傳聲。
、勐曇粼诮橘|中以聲波形式傳播,其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: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,在液體中第二,氣體排第三。
(2)聲音的屬性:
、僖粽{:聲音的高低。音調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(物理學中用頻率來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),物體振動的頻率越大,音調就越高,頻率越小,音調就越低。
、陧懚龋郝曇舻膹娙酢m懚扰c物體的振幅有關,振幅越大,響度越大;振幅越小,響度越小。響度還跟距發(fā)聲體的遠近有關。
、垡羯翰煌l(fā)聲體發(fā)出的聲音,即使音調和響度相同,我們還是能夠分辨它們。這個反映聲音特征的因素就是音色。
2. 光的反射
(1)類型:
、夔R面反射:發(fā)生在十分光滑的物體表面(如鏡面),兩條平行光線能在反射物體上反射過后仍處于平行狀態(tài),其他方向沒有反射。

、诼瓷洌河捎谖矬w的表面凸凹不平,凸凹不平的表面會把光線向四面八方反射。漫反射的每條光線均遵循反射定律。

(2)鏡面反射應用:
、倨矫骁R:水中的倒影、平面鏡成像、潛望鏡。

②凸面鏡:對光線起發(fā)散作用。應用:機動車后視鏡、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。

(3)漫反射應用: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發(fā)光的物體,是因為光在物體的表面發(fā)生漫反射(如電影銀幕、教室黑板);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體的全貌,主要是靠漫反射光在眼內的成像。

3. 光的折射
。1)定義:光線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,傳播方向發(fā)生偏折的現象。
。2)常見折射現象:池水變淺、筷子彎折。

(2)應用:
、偻雇哥R:對光起會聚作用。應用:照相機、投影儀、放大鏡、遠視眼鏡。
②凹透鏡:對光起發(fā)散作用。應用:近視眼鏡。
4. 光的色散
。1)概念: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叫做色散。牛頓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鏡觀察到光的色散,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(光譜)。

。2)色光三原色:把紅、綠、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,可以產生各種顏色的光,因此把紅、綠、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。
。3)可見光譜:三棱鏡把太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,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,叫做太陽的可見光譜,按波長從長到短依次為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。紅光之外是不可見光紅外線,高溫物體會向外輻射較強的紅外線;紫光之外是不可見光紫外線,適量的紫外線對于骨骼的生長和身體健康等有益。

5. 物態(tài)變化
(1)熔化:物質從固態(tài)變成液態(tài)叫熔化(吸熱)。
。2)凝固:物質從液態(tài)變成固態(tài)叫凝固(放熱)。
。3)汽化:物質從液態(tài)變成氣態(tài)叫汽化(吸熱)。
(4)液化:物質從氣態(tài)變成液態(tài)叫液化(放熱)。
(5)升華:物質從固態(tài)直接變成氣態(tài)叫升華(吸熱)。
。6)凝華:物質從氣態(tài)直接變成固態(tài)叫凝華(放熱)。

6. 粉塵爆炸
(1)含義:可燃粉塵在受限空間內與空氣混合形成的粉塵云,在點火源作用下,形成的粉塵空氣混合物快速燃燒,并引起溫度壓力急驟升高的化學反應。
。2)粉塵爆炸條件:
、俜蹓m本身具有可燃性或者爆炸性;
、诜蹓m必須懸浮在空氣中并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;
、塾凶阋砸鸱蹓m爆炸的熱能源,即點火源;
、芊蹓m具有一定擴散性;
、莘蹓m存在的空間必須是一個受限空間。
。3)常見易爆炸粉塵:鋁粉、鋅粉、硅鐵粉、鎂粉、鐵粉、鋁材加工研磨粉、各種塑料粉末、有機合成藥品的中間體、小麥粉、糖、木屑、染料、膠木灰、奶粉、茶葉粉末、煙草粉末、煤塵、植物纖維塵等。它們都有較強的還原劑H、C、N、S等元素存在,當它們與過氧化物和易爆粉塵共存時,便發(fā)生分解,由氧化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,或者氣體量雖小,但釋放出大量的燃燒熱。
。4)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塵:土、砂、氧化鐵、研磨材料、水泥、石英粉塵以及類似于燃燒后的灰塵等。這類物質的粉塵化學性質比較穩(wěn)定,所以不易燃燒。但是如果這類粉塵產生在油霧以及CO、CH4、煤氣之類可燃氣體中,也容易發(fā)生爆炸。
。5)爆炸影響因素:
、倭酱笮。悍蹓m顆粒越小越易燃燒,爆炸也越強烈;
、诨瘜W成分:有機物粉塵中若含有COOH,OH,NH2,NO,C=N,C=N和N=N的基團時,發(fā)生爆炸的危險性較大;含鹵素和鉀,鈉的粉塵,爆炸趨勢減弱;
③其他:越易氧化、越易帶電、燃燒熱越大的粉塵越易爆炸。
。6)粉塵爆炸特點:
、俣啻伪ǎ旱谝淮伪饫,會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,經過一系列動作后引發(fā)二次爆炸,二次爆炸時,粉塵濃度會更高;
、诒◤娏遥号c可燃性氣體爆炸相比,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,較高壓力持續(xù)時間長,釋放的能量大,破壞力強。
例題1:聲音的音調、響度分別與其頻率、振幅成正比。下圖是甲乙丙三人的聲音在示波器上相同量綱下顯示的波形。據此,下列說法錯誤的是( )。

A.甲、乙音調相同
B.乙、丙響度相同
C.丙的響度大于甲
D.乙的音調高于丙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物理。
聲音的音調、響度分別與其頻率、振幅成正比,即頻率越高,音調越高;振幅越大,響度越大。
A項正確。甲、乙頻率相同,因此音調相同。
B項正確。乙、丙振幅相同,因此響度相同。
C項正確。丙的振幅大于甲,故丙的響度大于甲。
D項錯誤。丙的頻率大于乙,故丙的音調高于乙。
本題答案為D項。
例題2:對著電視畫面拍照,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,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。這是因為( )。
A.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
B.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散射光
C.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透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散射光
D.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透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反射光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是題。本題考查物理。
電視機顯示器是光源,電視屏相當于透鏡,光源透過電視屏進入視覺的光是透射光。拍照時若打開閃光燈或照明燈,燈光會被電視屏反射,干擾電視自身的透射光,影響照片清晰度。
本題答案為A項。
例題3:下列現象的物理解釋錯誤的是( )。
A.高壓鍋烹煮食物——升高水的沸點
B.露珠呈球狀——液體表面張力
C.鐵軌鋪在枕木上——減少壓強
D.大銀幕觀影——光的漫折射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物理。
A項正確。用高壓鍋烹煮食物時,鍋內氣壓升高,水的沸點也隨之升高,食物熟的越快。
B項正確。液體表面張力是指作用于液體表面,使液體表面積縮小的力,在液體表面能夠形成一層彈性薄膜。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,液體總是處于表面積最小的狀態(tài),在相同體積下,球的表面積是最小的,所以露珠呈球狀。
C項正確;疖噷β坊鶋毫艽,為減小火車對地基的壓強,必須增大受力面積,把鋼軌鋪在枕木上,可以增大火車與路基的受力面積,從而減小火車對路基的壓強,防止壓陷路基。
D項錯誤。大部分影院的電影銀幕使用的是定制的特殊白幕或者是PVC張力幕布,投影機將映像投放到幕布上,觀眾直接從幕布上觀看。為了使全場各個位置的觀眾都能看到幕布上的電影,電影幕布一般比較粗糙,光在幕布上發(fā)生漫反射,光線就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。體現的是光的漫反射而不是漫折射。
本題答案為D項。
例題4:下列現象的物理解釋錯誤的是( )。
A.露珠呈球狀——液體表面張力
B.鐵軌鋪在枕木上——減少壓強
C.道路轉彎鏡——凸透鏡對光發(fā)散
D.微波爐烤面包——渦流感應加熱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物理。
A項正確。液體表面張力是指作用于液體表面,使液體表面積縮小的力,在液體表面能夠形成一層彈性薄膜。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,液體總是處于表面積最小的狀態(tài),在相同體積下,球的表面積是最小的,所以露珠呈球狀。
B項正確;疖噷β坊鶋毫艽螅瑸闇p小火車對地基的壓強,必須增大受力面積,把鋼軌鋪在枕木上,可以增大火車與路基的受力面積,從而減小火車對路基的壓強,防止壓陷路基。
C項錯誤。道路轉彎鏡利用的是凸面鏡,可擴大司機視野,及時發(fā)現彎道對面車輛,減少交通事故發(fā)生。
D項正確。渦流感應在生活中的使用主要有電磁爐、金屬探測器、高頻感應冶煉爐等,當使用烤箱功能烤面包時,應用的就是渦流感應加熱原理。
本題答案為C項。
例題5:下列關于粉塵爆炸的說法錯誤的是( )。
A.顆粒越小越易燃燒,爆炸也越劇烈
B.越易氧化的物質,其粉塵越易爆炸
C.越易帶電的物質,其粉塵越易爆炸
D.含鹵素和鉀、鈉的粉塵,爆炸趨勢增強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物理。
粉塵爆炸指可燃性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,遇到熱源(明火或高溫),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,化學反應速度極快,同時釋放大量的熱,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,系統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以及光和熱的輻射,具有很強的破壞力。
A項正確。粉塵的表面吸附空氣中的氧,顆粒越細,吸附的氧就越多,因而越易發(fā)生爆炸,而且,發(fā)火點越低,爆炸下限也越低。隨著粉塵顆粒的直徑的減小,不僅化學活性增加,而且還容易帶上靜電。
B項正確。越易氧化的物質,其粉塵越易爆炸,例如鎂、氧化亞鐵、染料等。
C項正確。越易帶電的粉塵越易此起爆炸。粉塵在生產過程中,由于互相碰撞、摩擦等作用,產生的靜電不易散失,造成靜電積累,當達到某一數值后,便出現靜電放電。靜電放電火花能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。
D項錯誤。含鹵素和鉀、鈉的粉塵,爆炸趨勢減弱。
本題答案為D項。




點擊分享此信息:
